WordPress儀錶板功能介紹(圖文教學)

文章最後更新於2025-08-29

WordPress儀錶板就是我們WordPress後台的管理中心面板,我們可以透過WordPress預設登入地址(https://你的網域/wp-login.php)進入到WordPress的儀表板(https://你的網域//wp-admin/)。在這裡,我們可以發布/編輯內容、安裝主題與外掛程式、管理分類、製作導覽列以及進行各種網站設定與維護。

下面我們來熟悉一下日常中在儀錶板裡常用的主要功能。

預設的WordPress儀表板

我們的初始WordPress儀表板就如上圖所示:

  • 頂部是工具列,我們可以在工具列中快速進行新建文章、查看網站、清理快取等操作。
  • 左側是主選單欄,這是我們WordPress各個主要功能的入口。
  • 中間是白色區域是我們的主工作區。是目前選單的具體頁面。主工作區的右上角是我們的螢幕選項“Screen Options”和幫助“Help”,我們如果有時候發現工作區中少了些選項,那麼我們可以在螢幕選項中給調出來。

預設的主選單選項卡有:

  • Dashboard
  • Posts
  • Media
  • Pages
  • Comments
  • Appearance
  • Plugins
  • Users
  • Tools
  • Settings

我們安裝了一些常用的WordPress外掛或是使用了別的WordPress主題,就會多出很多非通用的選項和功能,如下圖所示。我們如果需要對這些功能進行調整,點擊對應的選項卡即可進行調整。

DashBoard

Dashboard > Home 裡面顯示網站的活動摘要,如近期發布的文章、近期評論、網站健康、快速草稿等,一般很少會在這裡進行操作,了解一下即可。

Dashboard > Updates裡面是WordPress版本、主題、外掛的更新摘要。在更新之前,推薦先備份網站,以防更新後出現問題。

Posts選項

Posts選項卡裡面就是管理我們網站文章(All Posts,Add New Post)、分類(Categories)和tag(標籤)的地方,

All Posts裡面我們可以查看、編輯、刪除和管理所有文章。

Add New Posts 可以建立新的文章,可以使用WordPress的編輯器添加文字、圖片、影片等內容。 WordPress主題預設的編輯器是區塊級編輯器,我個人用不習慣,所以安裝了Classic Editor這個外掛。

下面是使用了Classic Editor這個插件才會顯示的介面。

下方的Rank Math SEO板塊是我們安裝了這個SEO插件才會有的。透過它的片段預覽與提示,我們可在編輯器內即時優化標題元描述,提升我們網站在搜尋結果頁的點擊率。

另外一個我們需要在這個工作區設定的是文章的Slug,我們首次編輯需要從「Screen Options」將這個板塊調出來:

或是當我們點選Save Draft後,上面的介面就會多出該Post的Slug(永久連結的一部分),我們可以在上面進行Slug的設定與優化

如果我們安裝了Elementor插件,那就可以點選左邊的 Edit with Elementor 按鈕進入可視化編輯介面。

進入視覺化頁面編輯介面後,可以拖曳元件的方式來進行頁面製作。左邊就是可用的元件,滑鼠按住拖曳到右邊的區域即可。關於如何使用Elementor來製作我們的頁面,可以看我這篇《Elementor教學》

Categories

Categories裡面可以管理文章的分類,幫助組織內容。裡面有四個選項:

  • Name:分類名,用簡單易懂、包含關鍵字的名稱作為分類名。
  • Slug:分類固定連結的一部分,Slug改動=URL變化。上線後盡量不要改動此處,如果要改,請務必設定301 重定向,避免流量與收錄損失。我們新建分類的時候輸入分類名點擊儲存就會自動按照一些URL命名規範(全部小寫、用連字號(-)分隔)幫我們產生分類的slug。
  • Parent Category(父分類):這個可以讓我們為分類指定上級,如SEO → On-page SEO。這能讓麵包屑導航更清晰,分類歸檔頁也更有秩序。
  • Description:分類描述。

Tags

Tags為文章新增和管理標籤,方便搜尋和歸檔。 Categories有層級結構,而Tags是沒有的,這是Categories跟Tags的主要區別。你可以在Tags選項卡裡面為你的文章加上標籤(通常使用關鍵字加上標籤),讓讀者找到他們感興趣的相關主題。

裡面有三個選項:

  • Name。標籤名稱,如果你要用標籤來管理文章,那麼每篇文章建議2–5 個高相關標籤,避免「一文一標籤」的孤島頁,我個人很少有用這個功能。
  • Slug。標籤Slug,跟Category一樣,要注意Slug的命名規範。
  • Description。標籤的描述。

Media

Media用於集中儲存與管理上傳的圖片、影片、文件等文件。

Media > Library可檢視與編輯媒體資訊;Media > Add New 用於上傳新檔案。

Bulk Optimize不是WordPress自備的而是安裝EWWW這個圖片壓縮外掛才有的選項。 EWWW可以幫我們自動壓縮上傳的JPG圖(免費版本),壓縮其他格式的圖片需要Premium版本。

Pages

Pages用於建立穩定、不常變更的頁面(如「關於我們」「隱私權政策」「服務」「聯絡我們」等)。 Pages → Add New 與文章編輯介面相似,但預設無法選擇分類/標籤。“「會經常更新的內容」優先使用Posts;「穩定介紹頁/轉換頁」優先用Pages

Pages跟Posts的差別是:

  • Pages更多的用來製作頁面內容不會有太多變化的內容,例如公司介紹、加入我們、隱私權政策、退還貨政策等。
  • Posts裡面可以讓使用者發表評論,提高使用者跟站長的互動性。
  • Posts支援Categories/Tags;Pages預設不支援
  • Pages 支援父子頁面,Posts無層級但有分類層級。
  • Posts裡面有日期和作者,Pages沒有(預設沒有,可以用WP Last Modified Info插件修改)

Add New Page跟Add New Post的介面類似。

Comments

Comments標籤欄裡面可以讓我們管理訪客對文章和頁面的評論,包括審核、回覆、刪除和標記垃圾評論。

Appearance

Themes

Appearance中的Themes就是我們管理WordPress主題的地方,進入左上角的Add New後可以在主題市場中搜尋我們想要的WordPress主題,但是付費的主題在這裡面是搜尋不到的。而且一般付費主題需要透過上傳壓縮包的方式來安裝。

點選Add New Theme,然後點選Upload Theme,就能夠出現上傳主題壓縮包的視窗。

Patterns

Patterns簡而言之就是能夠為網站添加可重複使用的自訂元件。個人比較少用,有了Elementor後可以替換掉這個功能了。

Customize

這個是WordPress中比較常用的功能之一。是WordPress主題的“外觀控制台”,在這裡我們可以添加、修改網站的外觀,如顏色、字體、背景、LOGO、Footer、添加自訂CSS等。

這些設定的選項會根據WordPress主題的不同而不同。

Widgets

用於側邊欄(Sidebar)、頁腳(Footer)等區域的模組位。自WP 5.8起,零件區支援區塊(Block),靈活度更高。但我們使用了Elementor後,Widgets小掛件用的也會比較少了。

Menus

Menus(選單) 是網站的導覽。你可以建立多個選單並將它們放到不同位置(主導航、頁腳導航、行動裝置抽屜等)。選單項目可新增頁面、分類、錨點或外鏈,並可透過拖曳快速排序;同時支援編輯、刪除,或新增子項形成下拉結構。

清晰、層級合理的導航結構能幫助訪客快速理解網站架構並找到目標內容;對搜尋引擎來說,規範的菜單也是谷歌站內SEO的重要訊號,有助於機器更好地解析頁面關係與主題。直覺的選單列設計還能減少無效點擊,縮短觸達路徑,提升存取效率與詢盤轉換。

Plugins

WordPress插件是擴展和增強WordPress網站功能的工具,透過安裝插件,使用者可以在不更改任何程式碼的情況下添加新功能或改善現有功能。外掛是WordPress的核心模組,並且賦予了WordPress新的活力。

WordPress外掛程式庫中有成千上萬種可以供我們選擇,但一般在建置外貿B2B網站的過程中,並不需要太多複雜的插件。詳情可看:27款主流WordPress外掛推薦(外貿網站必備)

Installed Plugins中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在網站中安裝的所有插件。

點擊Add New Plugin中就可以在插件市場中搜尋我們需要的插件,付費插件跟付費主題一樣,需要從他們的官網中下載並透過壓縮包的方式上傳安裝。

Plugin File Editor,可以讓我們對插件程式碼進行編輯。除非你懂程式碼,不然建議不要碰這裡面的東西。

Users

Users選項卡對應的是WordPress中的使用者功能,是管理網站存取權限和控制不同使用者能進行哪些操作的重要部分。

在WordPress中,使用者角色和權限管理是透過預設的角色來實現的,每個角色都有固定的權限集,這些權限定義了使用者在網站上可以執行的操作。

WordPress中的使用者分類有:

  • 管理員(Administrator):對網站有完全的控制權,可以管理其他使用者、更改設定、安裝外掛程式和主題。此角色適用於網站所有者和主要開發者。
  • 編輯者(Editor):能管理和發布包括其他使用者的文章在內的所有內容。此角色適用於負責內容管理和審核的使用者。
  • 作者(Author):可以發布和管理自己的文章,但不能存取其他使用者創建的內容。適合只負責寫作而不需要進行內容審核或網站管理的使用者。
  • 貢獻者(Contributor):可以寫作和管理自己的文章,但不能直接發布。他們的文章需要由具有發布權限的使用者(如編輯者)審核和發布。此角色適合需要內容審查流程的環境。
  • 訂閱者(Subscriber):只能管理自己的個人資料,沒有發佈或管理內容的權限。通常用於需要註冊才能評論或接收更新的用戶。

Tools

這個選項卡裡面的功能用的比較少,有些插件安裝以後入口會在這個選項卡裡面,例如EWWW圖片壓縮插件。

Import跟Export用的比較少,如果是網站遷移一般用不到這兩個功能。我們一般會使用插件來進行網站遷移

Site Health裡面可以分析網站的配置和環境,提供有關網站效能安全問題的詳細報告,並給予改進建議。也是用的比較少。

Settings

Settings選項則包含了多個子選單,涵蓋了網站的全域配置和行為。這邊的選項一般是在建站之初就設定後,後面一般就不會再動的了。在這個選項卡裡面,General、Reading、Discussion和Permalinks是我們常會進行一些全站配置的模組。

General

設定網站的基本訊息,如網站標題、標語、WordPress地址、網站地址、管理員電子郵件、時區、日期和時間格式。我們在網站建立之初的時候需要設置

  • Site Title 網站標題
  • Tagline 網站標語
  • Site Icon 網站圖標
  • WordPress Address和Site Address(URL需要設定成https版本,可以手動設定也可以使用Really Simple SSL來設定),其他保持預設即可。

Writing

配置發佈內容時的預設設置,包括預設的文章類別和文章格式、連結轉換等。比較少用到的選項。

Reading

我們WordPress網站主頁預設是展示我們的文章Post,在Reading這裡可以設定每一頁至多展示多少篇文章。 Reading這裡還可以讓我們設定你想要的頁面作為網站的主頁。

這裡一般用到的就是“設定為主頁”這個功能。

Discussion

管理評論相關的設置,如是否允許評論、如何通知、評論必須滿足的條件、評論的審核等。

Media

設定媒體檔案(如圖片)的處理方式,包括檔案尺寸和組織方式。保持預設即可。

Permalinks

用於定義整站URL的永久結構。對GoogleSEO、可讀性、分享與統計都很重要,建議設定基於名稱的URL(Post Name),可以讓URL結構對搜尋引擎更友善。

Privacy

幫助網站管理員建立隱私權政策頁面,並管理使用者資料的處理方式。下面的頁面截圖中紅色框起來其他功能的是安裝插件才有的。

返回頂端
Generic selectors
Exact matches only
Search in title
Search in content
Post Type Selec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