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SEO關鍵字挖掘、研究與優化:如何選對關鍵字、提升流量與轉換?

文章最後更新於2025-10-30

Google SEO能夠為企業帶來源源不絕的流量,帶來恆久的價值。其價值體現在背後的使用者群體都是你的目標群體,都是帶著明確「目的」的使用者。

這些用戶對你的企業、產品、服務都有興趣,有著比其他通路來的用戶更強烈的消費意願。而任何成功的SEO項目,其核心都是關鍵字研究,這是其他後續一系列優化的基礎。

使用者在搜尋引擎中輸入的查詢詞就是我們說的關鍵字,關鍵字研究的目的是為了了解使用者背後的潛在需求。

然而,許多網站未能進行有效的關鍵字研究,這可能是導致90%以上的網頁沒有自然流量的主要原因。

關鍵字研究是Google SEO的重點,它不但可以幫你了解你的受眾,還能夠:

  • 讓網站涵蓋更多主題,增加產業權威,建立品牌知名度
  • 獲取更多潛在客戶
  • 搜尋趨勢一直都在變,用戶在搜尋引擎中的搜尋字詞也會改變。定期進行關鍵字研究及時發現新的關鍵字和升級你的內容,在競爭對手察覺之前搶佔這部分流量。

Tips: 如果你要為你的部落格頁面做關鍵字,不妨了解主題研究。相較於關鍵字研究,主題研究較適合部落格板塊;再了解下主題簇集,能夠提升話題權威。這兩塊結合能夠更好地幫助你在谷歌中建立主題信任。在對部落格板塊進行關鍵字研究的時候,千萬不要只挑KD低的關鍵字來進行內容撰寫。

GoogleSEO關鍵字研究工具推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做關鍵字研究的時候借助一個好的關鍵字工具可以幫我們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還能幫助你發現更多具有商業價值和轉化潛力的詞彙。

所以在開始正式進行關鍵字研究之前,我們先來了解常用的關鍵字研究工具。

以下是我推薦的幾款在外貿ToB領域實用性較高的關鍵字研究工具:

Ahrefs

Ahrefs 是業界公認的強大SEO工具,它的資料量大、涵蓋全球多個語種市場,尤其適合外貿企業做跨國競爭對手分析和長尾詞拓展。它的亮點在於能發現許多別人忽略的詞,並提供真實的流量估算和關鍵字難度評分。

Ahrefs最出色的功能是它的反向外鏈的分析能力,應該是目前市面上最好的,我自己做外鏈的時候會結合SEMrush來用。

Ahrefs在關鍵字研究的向度上提供關鍵字難度、搜尋量、點擊量、付費點出價(CPC)等指標,也支持主題建議,非常適合內容策劃。

主題建議是什麼呢,Ahrefs 會在你輸入某個關鍵字後,比如說“solar panel price per watt”,Ahrefs能夠自動識別該關鍵字最有效的“寬泛主題”是“solar panel installation cost”,這個功能能夠幫你優化更寬但相關的話題,通常能夠讓我們獲得更多流量。

但它的價格較高,對於預算有限的中小企業來說是一道門檻,同時其中文數據的準確度略遜於英文,不過這是幾乎所有主流的關鍵字研究工具的共同問題。

SEMrush

SEMrush 也是我們在做ToB外貿的時候關鍵字工具之一,優點在於功能全面,既支持SEO又能分析PPC廣告,還可以追蹤不同國家的SERP和關鍵字趨勢,適合多市場、多通路的企業用戶

如果你想有系統地優化一個B2B網站,SEMrush不僅可以幫你找到SEO機會,還能讓你了解同業的廣告投放情況,甚至可以直接進行廣告關鍵字規劃與預算估算。

不過,它和Ahrefs一樣屬於高價位產品,中文/非英語市場部分長尾資料會出現覆蓋不全的情況。

Google Keyword Planner(免費,Google廣告專用)

Google Keyword Planner 是一個專為廣告商設計的工具,主要用來研究和分析用於Google廣告系列的關鍵字。我們也可以用它來進行關鍵字研究。

Google Keyword Planner能夠幫助你發現與你的業務相關的關鍵字,跟Ahrefs和SEMRush相比,低競長尾詞並不是很多(因為搜尋量太低顯示不出來)。

另外要注意的是,Google Keyword Planner 所顯示的「競爭程度」其實是指廣告主在該關鍵字上的投放競爭激烈程度,也就是有多少廣告主在爭搶該字的廣告位,這項指標會受到你所選地域和廣告網路的影響。它並不代表該關鍵字在自然搜尋(SEO)領域的最佳化難度

因此,使用此工具進行SEO關鍵字篩選時,需要結合其他SEO工具的難度評分、實際搜尋結果頁面(SERP)分析等,綜合判斷關鍵字的可操作性和競爭強度。

Google Auto Suggest

Google Auto Suggest可以幫助我們挖掘使用者真實的搜尋字詞。我們在Google搜尋框中輸入我們的核心業務詞後,然後再加上空格,遍歷數字母az,或者加入“for”、“with”等常見介詞並再次遍歷,就能快速拓展出大量長尾關鍵字。

有技術的小夥伴也可以透過爬蟲或API等自動化方式大量採集,大幅提昇效率。

這些谷歌給我們的聯想詞是基於大量用戶的真實搜尋行為和即時數據生成,極具參考價值。

同時將結果整理到表格,配合SEO工具篩選,結合自身業務分配到不同類型頁面(如產品頁、部落格、FAQ),為內容選題和版面提供資料支援。

Google Auto Suggest

我們也可以透過參考競爭對手來取得關鍵字資訊。這是判斷關鍵字是否值得佈局、是否具備商業價值的重要方法之一。透過分析主要競爭對手的網站,你可以直觀地看到他們正在重點優化和佈局哪些關鍵字,以及這些詞實際帶來的流量表現。

如果你的核心對手已經在某些關鍵字領域取得不錯的排名,說明這些字詞背後存在著真實需求和可觀的商業機會。反之,如果目標關鍵字在競爭對手網站中幾乎沒有佈局,可能要重新評估其投入產出比。

如何進行GoogleSEO關鍵字研究?

第一步:確定核心關鍵字

首先確定核心關鍵字,這個核心關鍵字要與實際業務相符。

我們做關鍵字研究的核心目的,就是站在潛在客戶的視角,去思考他們在Google上會用哪些字來搜尋你的產品,以及這些關鍵字是否精準對應你的主營事業。

如果不相關,這樣的關鍵字即使有流量,也很難帶來實際詢問和訂單,因此完全可以果斷捨棄。

在實際操作中,我們可以先依靠行業經驗,梳理出產品的核心詞、屬性詞和客戶常用表達,再透過觀察競爭對手和關鍵字工具進行數據驗證,分析這些詞的搜尋量、競爭度和趨勢。

只有那些和業務高度相關的核心關鍵字,才能真正為企業帶來有效流量和實際訂單。

實操舉例:我們假設我們是做太陽能板的供應商,那麼我們確定核心字是solar panels

步驟二:拓詞建立詞庫

“「拓詞」其實就是以你的核心業務詞為出發點,去挖掘並發現更多相關的關鍵字。

我們在第一步中明確了目標受眾是誰、你的主要業務屬於哪個細分領域。

選定了合適的關鍵字工具後,可以先輸入與你業務緊密相關的核心詞,產生初步關鍵字清單。

接下來,需要分析這些關鍵字的搜尋量、競爭度和業務相關性,從中挑選出既有一定搜尋熱度、又不至於太難優化的關鍵字,作為重點佈局物件。

在所有關鍵字研究方法中,最直接的方法還是-直接參考競爭對手網站的關鍵字佈局。

透過分析同行或產業頭部網站,你能發現哪些關鍵字實際被重點佈局、哪些字詞能帶來流量。接著再結合自己的產品和業務特點,基於這些關鍵字進行有針對性的優化調整,這樣選出來的字詞更容易獲得實際轉換價值,也能避免閉門造車。

實操舉例:

拓詞庫需要用到我們之前介紹的關鍵字研究工具,我這裡以Google Auto Suggest這個免費工具為例,我們透過solar panels這個核心業務詞來拓詞。正常我們拓詞可能都是有成百上千個的哈,這裡我們就只是選取幾個例子來舉例說明

拓詞後的結果:

  • solar panel manufacturer
  • 100 watt solar panel
  • solar panel brand
  • solar panel amazon
  • best solar panel for rv
  • solar panel installation cost

我們拿到這裡的拓詞結果進入到下一步的分析評估。

第三步:分析、評估與篩選

這個階段要判斷關鍵字的搜尋量、使用者搜尋意圖、商業意圖和關鍵字難度。

關鍵字搜尋量:確定是否有搜尋需求

搜尋量代表一個關鍵字的活躍程度,搜尋量越高通常意味著競爭也越高。

另一個極端,如果關鍵字沒人搜索,那麼即使你排名上到第一名也獲得不了什麼流量。

評估關鍵字應該在搜尋量和難度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長尾關鍵字就是這樣的一個平衡點。長尾關鍵字搜尋量沒有很高,但是它競爭低、更具體、轉換的效果更好。

但是放棄高KD的關鍵字不一定是個明智的選擇。選擇關鍵字的時候應該以業務為出發點,不要以KD決定是否採用該關鍵字。

業務相關的高難度關鍵字,反而應該儘早佈局。高KD的關鍵字需要更多的外鍊和更優質的內容來獲得一個好的排名。

而且建議始終根據業務來手動篩選關鍵字,而不是依賴任何工具的關鍵字難度來做決定

搜尋意圖:了解頁面該如何滿足使用者需求

主流關鍵字搜尋工具會將關鍵字分成四種搜尋意圖的類型:

  1. 資訊性(Informational)。資訊類關鍵字對應的使用者購買意圖並沒有那麼強烈,只是了解相關資訊。但透過創造行業相關的話題內容和提供準確有價值的內容,可以讓目標受眾把你試做可信的資訊來源。
  2. 導航性(Navigational)。比如說bilibili, 淘寶,京東,這些就是導航性關鍵字。這種情況下使用者確切地知道他們要找的是什麼東西。這類詞一般是品牌詞。但如果是投廣告,可以專門開一個系列來投放競爭對手的品牌詞。如果操作得當,可以你在行業中的品牌知名度,獲得額外的高品質流量以及獲得潛在客戶。谷歌廣告政策中是可以允許你將競對品牌詞加入到投放關鍵字中的,但是不允許你的廣告標題和描述中直接使用競對品牌名。
  3. 商業性(Commercial)。商業關鍵字是高意向關鍵字。背後的用戶希望調查某個品牌或服務。或是兩個品牌、產品之間的比較,常見的例如帶有屬性的產品詞(像上面說的「100 watt solar panel」)都是這類的關鍵字。
  4. 交易性(Transactional)。就是直接準備購買你的產品或訂閱你的服務的客戶。例如buy product online或直接搜產品名這類關鍵字。

最直接的判斷搜尋意圖的方法:直接把關鍵字放到Google去搜,看看實際排名的頁面內容是什麼,就能夠準確地判斷關鍵字的搜尋意圖

判斷好搜尋意圖之後,就應該根據搜尋意圖去提供使用者對應的內容。搜尋量比較大的詞,一般搜尋結果會比較多樣化,像是solar panel這個詞,有文章也有產品。說明在谷歌看來,這個詞背後就是有多種搜尋意圖。

關鍵字難度:判斷這個詞能否獲得排名

谷歌第一頁的內容佔據了關鍵字85%以上的流量,關鍵字排名越高點擊率越高,通常也越有價值。

人們通常會點選排名前面的結果,但最重要的是要看頁面能不能帶來詢問和轉換。

關鍵字難度(KD)是用來衡量關鍵字是否容易取得排名的指標。

市面上的關鍵字的難度(KD值)大都是根據外鏈情況來估算的,基本沒有什麼關鍵字工具可以精確估算需要多少外鏈才能夠超越競爭對手。

但是,一般來說,KD值越低說明越有機會排在第一頁。

關鍵字難度在不同的工具中會呈現出比較大的差異因此,手動評估顯得更加重要,如果單純根據工具的KD指(關鍵字難度)來判斷,可能會錯失掉價值較高的長尾詞。

手動進行關鍵字難度的判斷需要從SERP結果來判斷的。以付費工具Ahrefs來舉例,輸入對應的關鍵字就可以看到SERP中每個位置對應的網站的DR。

DR是Ahrefs用來衡量一個網站外鏈資源的整體強度和權威性,分數範圍是0 到100 分,分數越高代表該網站的外鏈品質和數量越強,網域權重越高。 DR 並不是Google 官方的權重指標,而是Ahrefs 基於自身資料庫計算得出的,用來比較和分析不同網站的外鏈實力,常用於競品分析和外鏈策略制定。簡單來說,DR 越高,表示網站整體在外鏈層面更有“權威”,更容易獲得搜尋引擎的信任和高排名。但要注意,DR 只代表外鏈層面,不等於SEO全域實力。

如果排名靠前的網站的網域權重跟我們的網站接近或比我們的更低,那就有可能我們有機會超越他們。

關鍵字的競爭程度決定你能否排到首頁,在SEO這個馬太效應極強的產業中,排不到首頁意味著沒有流量。但是企業的流量來源不僅是Google的自然流量,還包括直接流量、社媒引流、付費廣告等多個管道。

雖然本章節的主題是SEO關鍵字研究,但關鍵字佈局一定要放在企業整體獲客策略的大框架下去思考,而不是侷限在SEO本身。

實操案例:

將這些關鍵字放到SEMrush中,查看他們的搜尋量和難度,理想的選擇應該是高搜尋量、低競爭難度(KD<=30)的關鍵字。

  • solar panel manufacturer
  • 100 watt solar panel
  • solar panel brand
  • solar panel amazon
  • best solar panel for rv
  • solar panel installation cost

但如果是單純按照關鍵字的難度和搜尋量來篩選,那麼我們可能最終得出來的結果是:

  • 100 watt solar panel
  • solar panel amazon
  • best solar panel for rv

如果我們做的是ToB獨立站,那麼很顯然,根據關鍵字工具得出來的結果是非常不合理的,我們逐一分析一下:

  • 100 watt solar panel。商業性關鍵字,但這個詞可B可C,可以單獨放在產品詳情頁,如果我們有對應的產品,那麼可以將詞佈局在單一產品詳情頁裡面,這個詞沒問題。
  • solar panel amazon。導航型關鍵字。我們不做亞馬遜,想去蹭這個詞的流量也不可取,屬於無效關鍵字
  • best solar panel for rv。商業性關鍵字,但這個字偏C端,且SERP頁面大多是review類文章,用戶的搜尋意圖是想要找相關的測評和個人使用的產品。

所以我們應該根據實際業務來篩選關鍵字,關鍵字選擇的優先順序應該是:選擇業務匹配的關鍵字> 搜尋量/難度

合理的關鍵字應該是:

  • solar panel manufacturer。商業性關鍵字且是B端詞。使用者是找供應商/工廠,非常貼合我們的網站業務,可以考慮放在首頁/工廠介紹/落地頁。
  • 100 watt solar panel。商業性關鍵字。這個字可B可C,使用者有具體的規格需求,如果我們有對應的產品,那麼可以將字詞佈局在單一產品詳情頁裡面。想要在這個詞排到首頁,難度其實很高,雖然SEMrush告訴我們KD只有30,但是進到SERP(搜尋結果頁)中去看第一頁的搜尋結果,都是Ecoflow、Jackery這些巨無霸。
  • solar panel brand。資訊類關鍵字。找品牌方或貼牌,一般對應是List類文章,可以用來做軟推廣或吸引外鏈
  • solar panel installation cost。資訊類關鍵字。對應的內容形式是科普文,可以用此科普文提升網站專業度,同事導向詢盤表單或對接安裝夥伴,也可以由此建立主題簇集。

第四步:關鍵字佈局與內容創作

產品頁應以目標產品的核心關鍵字為主,並適當融入相關長尾關鍵字,提升頁面相關性和搜尋覆蓋率。

產品描述部分應突顯產品的主要特色、應用場景、核心賣點,用簡潔明了的語言表述,避免無意義的長篇大論,讓買家快速獲取關鍵訊息,提升轉換率。

在產品描述中自然融入不同表達方式的關鍵字變體,覆蓋多種用戶搜尋習慣,但要確保自然流暢、不堆砌。

我們也可以將我們的其他產品資訊進行結構化展示:

  • 詳細、標準的規格參數表(如功率、電壓、光通量、尺寸、材質等)。
  • 功能描述、應用領域(如適用於哪些車型/產業場景)、合規與認證資訊(如CE、RoHS等)。
  • 說明書下載或簡單操作指南,為有技術需求的採購方提供便利。
  • 可適當配圖(產品主圖、細部圖、尺寸圖等),並在圖片alt屬性中加入關鍵字。

不建議把大篇幅的「科普文案」加到商品頁裡面去

例如把什麼」what is」、」how to」之類的字也加到產品詳情頁(產品分類頁這樣做倒是常見的做法)裡面去。

因為B2B客戶和採購決策者普遍關注產品參數、性能、可靠性、供貨能力等關鍵訊息,而不是產品原理或長篇行業介紹。

若需做SEO內容補充,可在獨立的「部落格/知識中心」或FAQ頁分專題詳細展開,主產品頁保持高效、聚焦。

大搜尋量、高難度的主詞或品類詞建議放在網站的分類頁進行佈局,既方便聚合權重,也方便使用者瀏覽。而那些低競爭度、長尾型的關鍵字,則適合分散在具體的單品頁面或深度內容頁上,這樣可以涵蓋更多細分需求,提升整體SEO表現。

對於文章類內容創作,可以參考Moz提出的「10x content」方法。

“「10x content」這個概念,指的是你在某個主題領域創作的內容,不只是比別人的好一點點,而是比現有所有同類內容好十倍。

用一句話說,就是你做的內容要讓別人“再也不想看其它頁面”,只想看你的。這個標準其實很高,也很有挑戰性。

在實際操作中,10x內容首先要求你對現有搜尋排名靠前的內容做全面分析,例如有哪些地方不夠深入、資料過時、使用者體驗不好或案例不足。

然後你在此基礎上,做得更專業、更全面、更有條理,同時加入一些別人沒有的新觀點、新數據、新案例,甚至更生動的圖片和影片。內容不但要豐富,還要有自己的見解和產業洞察,最好能體現出作者或企業的專業和權威感。

10x內容往往不僅僅靠“字數取勝”,更重要的是它的資訊量、獨特性和用戶獲得感。

例如你寫solar panel選購,別人只說了基礎參數,你可以把選購流程、實際安裝案例、常見問題、行業趨勢、買家真實反饋都放進去,同時排版美觀、圖片清晰,閱讀體驗非常好,讓訪客覺得「這個頁面已經解決了我所有問題」。

第五步:監控和追蹤

當我們把內容品質提升上去以後,想真正看到SEO效果、持續優化網站表現,就需要密切注意關鍵字排名的變化。

透過追蹤關鍵字在搜尋結果中的排名,我們可以直觀地了解SEO的實際成效,也能及時發現排名波動,從而調整優化策略,更好地應對搜尋引擎演算法的更新。

GSC是專門用來衡量自然流量效果的平台。打開GSC >> 點選Google搜尋結果>> 選擇查詢數>> 點選平均排名 即可看到該關鍵字在Google的歷史平均排名。

除此之外,能夠看到該關鍵字在Google的展示和點擊,讓我們對流量來源和使用者行為一目了然。

與市面上的付費SEO工具相比,GSC作為谷歌官方的資料來源,提供的展示量和點擊量都是真實且權威的,這一點是其他工具無法比擬的。

不過,像Ahrefs、SEMrush等付費工具在批量關鍵字分組、指定關鍵字定向追蹤等功能上更為靈活,對於外貿企業和SEO從業者來說,方便做系統化的數據分析和效果評估。

在實際工作中,這兩者都會結合起來使用,這樣既能獲得最真實的數據,又能更有效率地管理和監控重點關鍵字。

常見的比較主流的付費關鍵字追蹤工具有:

  • Ahrefs(推薦)。支援追蹤至多10,000 個關鍵字,監控你的網站(或競爭對手)在Google 上的排名變化。數據支援桌面/行動裝置、國家、省/州甚至城市層級的排名對比,涵蓋約190 個國家;同時展示視覺化圖表:包括Share of Voice(品牌曝光份額)、關鍵字平均排名、流量估算、排名分佈(如前3、前10 等);而且支援關鍵字打標籤、按頁面分組管理,還可直接連接Google Search Console,實現更全面的Google 資料整合數據
  • SEMrush。可追蹤網頁在Google 自然搜尋及付費廣告前100 名的關鍵字排名情況,支援桌面、行動、平板等多裝置國別檢測;提供排名分佈報告(如排名前3/前 10/前 20/前 100),同時也包含付費(Google Ads)關鍵字監控資料

這兩個工具除了上述的排名追蹤功能、也都包含關鍵字研究和外鏈分析功能,是目前最主流的關鍵字和外鏈分析工具。

外貿ToB企業在GoogleSEO關鍵字研究的常見迷思

1. 忽略在產品頁面中新增產品關鍵字

有些企業在產品頁面中過於強調類似「New Arrival」這樣的宣傳性詞彙,這些詞實際的搜尋量非常有限,卻忽略了添加真正有流量、有轉換價值的產品屬性關鍵字。

這樣做不僅會錯過大量潛在買家的搜尋流量,也影響了頁面在搜尋引擎中的曝光。

比如,還是以太陽能板為例,對於明確有採購意願的使用者來說,他們通常會用諸如“100 watt solar panel” 這類屬性詞進行搜索

如果你的產品標題或核心內容裡沒有體現這些關鍵屬性詞,用戶即使點進頁面,也可能因為無法一眼識別產品規格而直接離開,轉而去其他競爭對手的網站尋找資訊。

即使你在詳細規格表裡寫了“100 watt”,但大多數訪客並沒有耐心仔細閱讀詳情頁內容,他們更傾向於在標題和頁面主區域快速判斷產品是否符合需求。

因此,在產品頁面佈局時,一定要把具有真實搜尋需求的屬性詞(如功率、類型、核心技術等)合理融入標題、描述和要點中,這樣既能提升SEO表現,也能讓目標買家第一時間識別你的產品價值。

我的整個建站教程和關鍵字研究部分都以「太陽能板」這個產品為例,主要是因為該品類在全球市場的搜尋流量較大,方便用來做示範。這裡列舉的關鍵字,屬於業界廣泛使用的標準詞彙,基本資訊公開透明,並不會因為分享這些關鍵字就帶來實質的產業競爭壓力。

2. 只關注低競爭關鍵字

有些外貿企業在關鍵字研究時,過於追求低競爭、低難度的長尾詞,結果收集了一大堆零散的長尾關鍵字,符不符合企業的業務先不說,還專門為這些詞寫了很多博客頁面。

但這些頁面往往主題分散、內容孤立,彼此之間缺乏內在關聯,導致內部連結做不起來,難以形成有效的內容聚合和權重傳遞。

更常見的是,有些B端企業為了追流量,大量產出諸如等「best類」軟文型文章

這類內容雖然短期內可能帶來部分流量,但與實際產品、服務的轉換關係較弱,訪客很難透過這些內容直接了解並轉換為詢問或訂單。

歸根結底,關鍵字佈局和內容規劃應該從業務目標和用戶需求出發,兼顧核心詞、屬性詞和有轉化價值的長尾詞,合理設計內容結構和內部鏈接,才能讓SEO真正服務於獲客和業務增長,而不是單純追求頁面數量和表面流量。

SEO關鍵字研究的相關文章推薦

與那些涵蓋全流程的SEO 關鍵字研究文章相比,我這篇文章更專注於B2B外貿獨立站SEO 中關鍵字的研究方法,因此其適用範圍並不那麼廣泛。

若只是重複其他文章的內容,也難以為讀者帶來實質價值。以下推薦幾篇在關鍵字研究方面較為系統性的文章,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拓展閱讀:

返回頂端
Generic selectors
Exact matches only
Search in title
Search in content
Post Type Selectors